为了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预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分析理解,拓展教学思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0月16日-20日,教育研究中心组织开展了语文组、英语组第一轮集体备课活动。
本次集体备课活动分学科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两个教研组安排好参加活动人选后,组内成员提前一周精心准备,备课组长将教学内容分配给任课教师,教师在一周内完成“草案”和相关教具的制作。在各教研组长的主持下,主备人分享了自己初备的教学设计思路,从教材内容、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学措施等方面都进行了细致地剖析,并将在备课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提出来,供大家共同研讨。随后组内老师们针对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发表自己的见解,大家集思广益,不断完善讲课流程,细化教学环节,最终达成共识,形成共案。
10月20日下午,语文组、英语组在全体教职工面前进行说课展示。王天琦老师以中职语文课程标准为载体,围绕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出发,坚持以“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原则,结合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做到五动:动情—动心—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弯,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设置“预—导—理—品—悟—评—实”七步教学法,使教学环节环环相扣。随后秦颖老师就学生学情、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方面针对如何落实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如何引导学生鉴赏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如何引入课程思政元素进行讨论和补充说明。
英语组刘香铄老师老师坚持“寓教于乐,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英语”的教学理念,在说课的过程中详细分析了教材与学情,重点介绍了以问题导入,引发学生思考讨论,认识交通指示牌,创设情景,归纳指路、问路相关用语,让学生有话可说。带入情景对话,带读、带记新授单词及短语,根据情景表达个人想法,着重培养学生语言交互能力,进一步学习新兴的常见交通工具的英文表达。最后角色扮演进一步巩固知识,有效的提升学生英语口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为听力奠定基础。李佳佳老师随后对本节课设计时课程思政如何做到贴近生活,如何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如何安排课堂活动以及解决遇到的问题进行补充说明。
“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交换,可以形成更新的多元思想。”老师们在备课过程中萃聚集体智慧,通过相互借鉴,相互启发,深入探讨,相得益彰,优化教学方案,增强课堂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形成了浓郁和谐的教学研究氛围,真正做到“集”全体智慧 ,“备”出精彩课堂。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开题凝智明方向,专家引领促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