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活动为媒,铸就匠德之魂

为深入探索新时代德育工作创新路径,提升德育工作实效,我校学生科组织全体德育教师于2025年3月26日上午参加了由四川省职业院校德育联盟主办的德育教育——活动育人渗透与工匠品格养成专题网络培训会。本次培训聚焦职业院校特色,通过专家讲座、案例分享等形式,为我校德育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一、专家引领明方向

网络培训会上,首先,北川七一职中付红梅校长作《活动育心——行动与感悟的双重滋养》主题报告。付校长创新性提出"体验-感悟-行动"德育闭环理论,强调要通过触摸日记等互动形式让学生在行动中获得感悟,在感悟中形成品格通过活动七让学生在身体互动中获得情感体验并且付校长详细介绍了该校的"活动七曲"德育模式特别强调作为教师要做到内心有爱,放下身份参与学生的活动中,与学生通过活动搭建情感的联络,助学生快乐成长。这些方法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工匠精神和责任意识。

其次,四川省成都市中和职业中学彭勇老师则从校园文体活动的角度,分享了“校园文体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实践经验。赵老师提出:每一次奔跑、每一次合作都是工匠品格的筑基工程。中和职中通过将德育目标与体育活动自然融合,通过举办多彩的社团活动、独具创新的创新创业活动、学会俯身的勤工俭学活动、广泛参与的自主管理活动、多元化的校园主题活动等开发出身体互动→情感联结→品格升华的三阶育人模型,特别是该校创新的“明静责任使命”主题运动会和公益性创业活动,将工匠精神的培养融入日常校园生活。

二、学思践悟促提升

培训结束后,我校德育教师展开了热烈讨论。学生科科长表示:"两位专家的分享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德育模式,特别是将工匠精神培养融入日常活动的做法很有启发。

此次网络学习深刻诠释了活动育人的丰富内涵。付梅红校长提出的"体验-感悟-行动"德育闭环让我们意识到,工匠品格的培养必须根植于真实的情感体验。当学生通过触摸日记”“活动七等设计,在身体互动中获得被尊重、被关爱的感受时,德育已不再是抽象的说教,而成为可触摸的生命成长。这种微行动触发大改变的模式,为破解职校德育实效性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勇老师展示的文体活动德育渗透案例更让我看到,工匠精神的培养可以如此生动——在公益创业中俯身传递信仰,在运动上责任使命,正是这些具身化的实践,让精益求精”“团结协作等品质自然流淌进学生血脉。这种浸润式教育不仅能改善心理健康,更能使学生主动认同集体价值观,这远超传统德育课的效果。  

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应当像匠人雕琢作品般精心设计每个活动细节,让每一次奔跑、每一次合作都成为品德锤炼的契机。未来,我校将着力探索德育活动课程化路径,通过系统化的体验设计,帮助学生在行动中觉醒,在感悟中成长,真正实现活动育人,润德无声的理想境界。